这是一篇集大成者,来自很多前辈高手分享的经验:
- 少天——你的知识需要管理
- williamlong——基于 Google Reader的个人知识管理方案
- 同人于野——笔记本 就是力量
- 萧秋水——如何管理碎片化知识
- Yibie——我的流程与工具
一、 为什么要进行知识管理?
1、10年后见高低
大学毕业10年后同学聚会,当初在同一起跑线的人,往往各自境遇相差很大。很多人说是机遇。不排除这种机遇对人巨大的改变,但是,一定要正视一点:低概率 事件,不能作为判断事情的因素。
那么,常规来说,我们又分为努力、勤奋、执着、思考……。
我看了成千上万的失败者、成功者,导致成功失败的常规因素,我归结为一个缩写,叫做“PKM”。
中文的意思是:个人知识管理。我本人,自从关注这个领域之后,愈发的感觉到对于人生的长远影响如此深刻。
2、个人知识管理(以下简称PKM) 的难与易
难,在于长久的坚持。易,在于法门极其简单。
麦肯锡之所以在管理咨询领域的强大,在于其核心竞争力为有效的知识管理与卓越的学习机制。如果我们把麦肯锡看到是一个人,像我们一样的人,那么,这就是个 人知识管理的重要性,这是作为一个职场人,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的最佳解释。
PKM有5个核心的环节:学习-保存-共享-使用-创新。
学习。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效的学习以及苦恼于该学什么。其 实,即便你解决了这个疑问,也仅仅是走出了 PKM的第一步,这在人生中的影响,看起来很重要,实质很有限。譬如爱读书者众多,就算你一年读了50本书,就算你学习了各种领域,那么,很多人或 许感觉到,自己的知识杂乱无章毫无系统,仅仅是聊天谈话的时候,彷佛无所不知,是个健谈者,但对于工作、公司而言,有多大的用处呢?所以,我们需要——
保存。很幸福,我们处在电脑普及的时代。那么,无论是思维导图爱好者,还是用纸质笔记本记录者, 还是用电子文档记录者,我们都意识到了我们的知识需要保存,需要我们随时调用。那么,起到随时调动的目的,才是我们保存的目的。为了复习而保存?别逗了, 信息爆炸的时代,有几个人真的可以去复习?这不是简单的毅力的问题,而是如何对待知识的问题。大家都下载过很多资料,我相信,95%的人下载的资料,大多 没看。换个角度去看,假如这个下载的成果,成为你的知识库的一个索引呢?
共享。名角们,尤其是专业类型的,你们为什 么写原创写专栏写博客?很简单,写出来的原创东西,我们需要有人看,这个精神叫做共享精神,对他人很有益。但是共享同时也是利己的,作为PKM的 重要环节,我们仅聊聊利己性。就我所知的,好的专业原创写手,常常会收到优秀公司老板或者老总的邀请,也常常会遇到共同创业的邀请。田志刚说的很精辟:要 让别人知道你知道。这种共享,尤其是原创的共享,就直接显示出利己的重要性了。
使用。有句老话不太准确,叫做百无一 用是书生。还有的满腹经纶的失败者告慰自己:天生我材必有用。在 PKM中,有三个重要的问题,那就是,你所拥有的知识够专么?你所拥有的知识够独特么?你在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拥有个人品牌么?如果没有,你怎么用?只有 返回前三个环节再次耕耘吧,抱怨无用。
创新。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统计数字是99%。恐怕败就败在创新二字。PKM中 谈的创新,是你拥有了自己专 业领域的知识足够多的时候,再去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而超越,这才是本质的创新竞争力。而不是琢磨一个好点子,而这个点子是撞大运,装上了很牛X(低概率事 件),撞不上说这是风险。
二、高手们的知识管理
Yibie:
我选择了Vim以及Vim的插件Vimwiki来作为我整理知识库的工具。关于工具与心法谁更重要的争论,已经听过很多,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 问题。蛋与鸡都很重要,重要的是,对于当时的你而言,怎样做才是最正确的。而且,我要澄清的一点是,工具与心法互为表里,是一个硬币的两面,不可分 割来看待。工具的选择,以及应用的方式,体现着你的所运用的心法;而心法上的认识则决定着你使用着的工具,以及你运用工具的方式。我们可 以 从了解心法开始,来认识心法的内容;也可以从运用工具开始,体悟心法的实质。
1、 个人知识管理的流程
这张图认为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大致上是:
收集—》组织—》分析 —》总结—》实践—》发表—》对话。
而我个人的知识管理流程则是:
- 数据采集(笔记,软件,思维导图)
- 知 识提炼(学以致用,用以致学)
- 加深理解(将自己思考的总结写出来,发布到Blog;或是直接Wiki存档)
- Wiki 存档(最后利用Wiki将这些总结存档,将知识结构化,形成自己的思维地图)
- 分享(博客评论、论坛回应、QQ群、读者讨论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三、 结束语
同人于野:这套体系就如同心中的一棵不断生枝长叶的树,又如同一张随时变大变复杂的网。每当有新的知识进来,我们都知道该 把这个知识放到体系的什么位置上去。